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案例评析

停个车花了七万多,法院判了……

发布时间:2022-01-06 16:54:46


   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

   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

    私家车、电动车

    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

    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停车的烦恼

    惠济区法院近期执结一起这样的案件

    被执行人因停车和邻居引发的纠纷

    最终付出7万余元的沉重代价

    庞某与刘某本是邻居,两人关系尚可。2020年6月的一天傍晚,刘某因庞某电动车停放的离其门口较近,遂要求庞某跟自己去挪车。“你现在停车越来越往边上了,我都停不进去!”“天那么黑,前面又有车挡着,你说我咋停!”挪车过程中,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越说越激动,进而发生争吵,随后两人扭打在了一起,后两人被其他邻居劝开,此时庞某已被刘某打伤。庞某因此住院两个月,花去了数万元的医疗费用,期间刘某垫付了部分医疗费。

    庞某出院后,因就赔偿事宜与刘某多次协商无果,遂将对方起诉到了法院。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,判令刘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严某各项损失共计77146.79元。

    因判决生效后,刘某并未履行,庞某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,目前刘某已履行完毕。

    “忍一时风平浪静、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谦敬礼让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日常生活中发生磕碰在所难免,可以相互理解、互相谦让,通过协商化解矛盾,切不可遇事不冷静,特别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,这可谓是“伤敌一千、自损八百”,不仅赔上了时间、金钱,还伤了和气,实不可取。

    文明和谐的环境,市民共建共享。作为车主,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到文明行驶、遵章停车,养成良好停车习惯,在遇到停车困难引发的纷争时,也应当注意互相体谅、依法理性沟通解决。这个时候,一定记得留下联系方式,并在与他人沟通协商之后,及时驶离。同一小区内的居民也应严格自律,自觉遵守管理公约中对小区停车秩序的规定,不要堵塞消防、救护通道,使得发生紧急情况后消防和救护车辆无法及时到位,同时积极配合物业依法依约履职,共同维护小区停车秩序。必要时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进行资源共享,有效提升车位使用率,解决车位供需矛盾,避免“围堵车位、两败俱伤”等事件发生,从而不再让停车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件成为“不打不相识”的导火索。

责任编辑:王伟镔    

文章出处:转自:豫法阳光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