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【河南法治报】特别报道 | 涉军维权“汤阴经验”花开岳飞故里

发布时间:2025-07-30 17:32:36


汤阴县是岳飞故里,在这座被英雄精神浸润的千年古城,精忠报国的精神基因已经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。1996年11月15日,全国首家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”在汤阴诞生,安阳市两级法院勇立潮头、积极探索,走出了一条司法拥军新路径。涉军案件高质高效审理、涉军维权工作机制日臻完善、涉军服务持续优化升级的“汤阴经验”历经29年,让精忠报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一封来信催生全国首家涉军维权巡回法庭

1995年冬天,一位边防战士的来信,从祖国边陲送到了汤阴县人民武装部。信中字里行间透露着战士小李的焦灼和无奈——他远在千里之外站岗放哨,家人却因为搭建塑料大棚和邻居发生纠纷,受到委屈。

当信件转交到法院,战士的忧虑如一记重锤,沉沉地敲在汤阴县法院法官的心上。军心安则部队稳,部队稳则国防强。我们最可爱的人在边疆保家卫国,后方亲人的合法权益若得不到及时公正的守护,何谈稳固军心?

行动刻不容缓!1996年,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举动破土而出——全国首家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”在汤阴县庄严挂牌。紧接着,以“一组(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)、一站(涉军维权工作站)、一庭(巡回法庭)”为核心骨架的涉军维权“汤阴经验”展开序章,并在逐步探索实践中日臻成熟。安阳市两级法院联动建立涉军维权组织保障机制,创新建立“八个一”工作模式(一个领导小组、一个案件合议庭、一个专门窗口、一张流程管理表、一个专用印章、一张维权联系卡、一个咨询服务站、一张案件转办函),夯实案件质量根基。为构建周密高效的办案体系,安阳市两级法院还创新推出“七办”工作法,即案件审理“快速办”、监督指导“全程办”、数据汇总“深度办”、回访调查“满意办”、多元化解“联动办”、涉军案件“巡回办”、线上线下“互通办”,实现对涉军案件的高站位领导、高效率流转、高质量审结、高标准服务。

“军人为我们保家卫国,我们为军人守护亲人”的庄严承诺,已经成为安阳法院人血脉中流淌的使命。


“四快一优先”机制撑起“安心伞”

“我一直觉得我这个案件挺难处理的,被告也不配合。没想到咱们法官尽心尽力、费尽周折,还真把我的案件调解成了。烦心事解决了,我也可以安心服役了。”2025年2月8日,现役军人弓某对汤阴县法院的调解工作表示赞许。

薛某家中污水漫延,造成弓某家中墙面、衣柜、地砖、家具等受损。弓某说:“我联系过薛某多次,想和他协商解决,但他置之不理。我实在没有办法,便想到了法院之前给我的军人军属维权联系卡。我打电话咨询,法官悉心给我讲解了维权的方法。”

于是,弓某趁休假来到汤阴县法院起诉,立案庭干警迅速启动涉军维权“绿色通道”,填写涉军案件排查表,加盖涉军维权案件专用章,在审判流程系统进行特别标注,案件当天就流转至承办法官的手中。

承办法官收案后,坚持“军人优先”及“快立、快审、快结、快执”的工作机制,第一时间对案情进行梳理分析,主动上门查看漏水现场,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求,采取背靠背和“法院+县矛调中心”联动调解的方式进行调解。经过多次调解,双方达成和解,当场签下了调解协议。

这次成功维权的经历,让弓某感受到了法院对军人的司法关爱:“法院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,我一定会更好地履职尽责,守护国家安全!”

近年来,安阳市两级法院在实干中开拓,在创新中前行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提升新时代涉军维权“汤阴经验”的工作意见》,并先后制定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相关规定文件16个,涉及规范合议庭、成立执行专案小组、走访军人军属、涉军案件受理费缓减免等方面的内容,通过规范有序的制度化建设,促使涉军审执案件快速高效办理。2022年以来,安阳市两级法院审结的涉军案件无一信访、无一发回重审改判,为维护“最可爱的人”合法权益筑牢了坚实后盾。


延伸职能织密涉军维权“服务网”

“法官送法进军营,不仅教会我们用法律武器解决家庭涉法难题,更让我们感受到后方无忧的坚实保障!”一位武警战士在听了法律知识讲座后感慨。这份来自军人的信任,正是安阳市两级法院拓展涉军维权服务半径的生动注脚。

在畅通涉军案件“四快一优先”诉讼通道的同时,安阳法院人深刻意识到:涉军维权关口前移,服务触角延伸,才是从根源上化解涉军案件矛盾的关键。为此,他们积极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化诉外服务体系,将司法服务嵌入官兵训练生活全场景,真正实现了“矛盾预防在先、纠纷化解在早”。

2024年7月,安阳市两级法院到驻安阳某部队开展“民法典宣传”主题活动,以案释法,为官兵们普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,并现场为官兵们答疑解惑。参加活动的军人说:“没想到我们在部队就能听到法官通俗易懂的讲解。对法律知识了解得越多,就越能理性处理遇到的问题,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。”

为了让军人军属暖心又安心,安阳法院人从“被动审理案件”到“主动服务守护”,定期与驻地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,“模拟庭审、法律咨询、法律培训”“三进军营”活动成为常态,从“聚力沙场、倾情维权”、送法助征兵到拥军慰问;从法治讲座、赠送法律书籍,到邀请官兵参观涉军维权“汤阴经验”荣誉室,一次次鱼水情深的双向奔赴,奏响了新时代军民团结的时代赞歌。

面对部队驻训频繁、官兵外出受限等现实难题,安阳法院人打通线上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开通了“汤阴经验拥军在线”微信公众号,常态化发布涉军典型案例、法律法规等内容,并成立“涉军线上服务专班”,及时回应军人军属线上咨询的涉法问题,实现需求直通。

军属李某因家中建房问题和邻居发生矛盾,多次和邻居协商未果。他想给远在千里之外服役的儿子打电话,又怕影响孩子的情绪。李某在网上查询后,关注了“汤阴经验拥军在线”微信公众号,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线上咨询。法官在两个小时内便给予了回复,帮助李某找到了维权途径。“没想到法院的服务这么周到迅速,问题解决了,我就不用让儿子在部队操心了。”李某为法院“线上服务”的便捷高效点赞。

“赔偿款到位后,法官还通过电话询问我们房屋修缮进展情况,连雨季防漏细节都替我们想到了!”军属赵某在案件回访记录表上郑重写下“非常满意”。法官的责任感,源于安阳法院人独创的涉军案件“三必访”制度:调解履行必访、矛盾隐患必访、困难军属必访,通过案件回访,倾听军人军属的需求,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,让案件从“办结”到“事了”,再到“满意”,通过服务链条的延伸校准司法服务的标尺。


多方聚力,构筑涉军维权“源头防线”

为进一步做实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,安阳市两级法院努力构建涉军维权联动解纷新格局,联合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“涉军维权诉调对接中心”,组建“法院+事务局”协同团队,充分发挥法院的专业优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调服务优势,为军人军属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。汤阴县法院城关法庭设立“老兵之家”工作室,由法院军转干警对涉军案件进行调解,通过共情化解矛盾纠纷。各基层法院联合乡镇政府设立“家门口”涉军解纷调解站,将其打造成涉军纠纷的“疏导站”、权益维护的“保障站”、政策法律的“宣传站”。

“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赔偿款只用了8天,‘家门口’涉军解纷调解站真管用!”近日,退役军人王某在汤阴县城务工时意外受伤,他通过涉军解纷调解站联系法院,法官快速促成企业支付赔偿款9.2万元。高效调解工作的背后,是安阳法院人将服务半径从“法庭内”延伸至“军营外”的主动变革。

退役军人王某某,因为家里宅基地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,多次协商未果。王某某向汤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反映,希望能够得到帮助。汤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与汤阴县法院对接,启动联席会议机制。县法院调解员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到村里了解情况,并现场调解。他们既讲法律规定,又讲邻里之情,顺利帮助双方达成和解。

当退伍老兵调解员在田间地头平息纠纷,当“家门口”涉军解纷调解站为军人军属提供解纷便利,安阳市两级法院用多元共治的密钥,打开了涉军维权从“救火”到“防火”的转型之门。

“安阳市两级法院将始终把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、保障国防利益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、落到实处,持续深耕细作,深化拓展涉军维权‘汤阴经验’的内涵外延,精心守护、倾力擦亮这一司法服务强军的品牌,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、助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,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”安阳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杨说。



责任编辑:崔倩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