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法治星光下 青年正拔节—汤阴法院「先锋·青学营」首期读书会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7:52:29


开栏语

红色基因,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密码;法治星火,是照亮征程的永恒灯塔,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汤阴法院坚持以党建为魂,以业务为根,以青年为本,致力打造淬炼政治品格、锻造司法铁军的红色熔炉。从今天开始,汤阴法院「先锋·青学营」 党建品牌正式扬帆启航,我们将打造“青学讲堂”,筑牢忠诚之魂;组织“读书会”拓宽法治视野;交锋“业务沙龙”,提升办案能力;积极构建“党建+业务+青年”三维融合新格局,着力培养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司法先锋力量,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。


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,搭建青年干警成长平台,8月20日,汤阴法院“先锋·青学营”党建品牌栏目正式启动,并举办首期“书香铸魂·阅见法治”主题读书分享会。本次活动以罗翔教授《法治的细节》为共读书目,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与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齐聚一堂,共话法治、共叙成长,在书香浸润中凝聚前行力量。


以书为媒,让党建“活”起来

“先锋·青学营”是汤阴法院深化“党建+青年培养”机制的重要载体,坚持“党建领航、思想铸魂”,通过读书交流、业务沙龙、主题辩论等青年干警喜闻乐见的形式,让理论学习接地气、冒热气、聚人气。选择《法治的细节》作为开篇之作,正是看中其深入浅出、思辨性强、贴近司法实践的特质,它将抽象的法理与具体的案例紧密结合,引导青年干警从“细节”中窥见“法治”的宏大与深邃。


思想交锋,让青春“燃”起来

分享会上,来自不同部门的青年干警,结合自身岗位实践,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感悟,展现了新时代法院青年勤于思考、勇于表达的精神风貌。

“于法条间触摸人性的温度。”立案庭的常胜利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探讨进行切入,谈及在处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时,没有一判了之,而是多方调解,实现了当事人双方利益“双赢”。法治之光,正在于让公平正义浸润人情常理,在每一个案件中温暖人心。

“迟来的正义是否还是正义?”立案庭法官助理张雪洋对罗翔关于“正义是客观存在的”论述印象深刻。程序正义虽繁琐,却是实体正义最坚实的基石。正如罗翔所说:“迟来的正义比永远不到的正义要强。”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的正义,而是让每一份正义,都以看得见的方式、尽可能及时地抵达。

“法治不在宏大概念中,而藏在每一次庭审、每一份文书、每一声沟通里。”执行局法官助理靳心怡认为程序正义不是冰冷条文,而要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;法律判断不能背离道德太远,良法善治需兼顾条文与人心。基层法治既是守住底线的“铁面”,也是解民忧的“柔情”。

他们的分享,是基于具体案件的深入思考,是立足审判实践的反思探求,引发了参会干警的强烈共鸣,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持续迸发。


领航成长,让未来“亮”起来

院机关党委书记郑艳芬在总结点评中指出,一要擦亮“青”的底色,在坚守信仰中行稳致远。“青”是青春,是朝气,更是“青廉”。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,如同穿系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方向一定要正。希望大家永葆“青”心向党的政治本色,将法治信仰融入灵魂、铸入岗位。坚守清正廉洁纪律底线,时刻自重自省,敬畏法纪、敬畏权力,在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、管得住行为、守得住清白,确保成长的航程不偏航、不失速。二要锤炼“学”的功夫,在知行合一中增长才干。“学”是途径,是方法,更是态度。希望大家弘扬“学”而不厌的钻劲,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既要精研法律条文“法治的细节”,也要洞察世情、人情“社会的细节”。要提升“学”以致用的能力,把读书学习的收获,转化为服务大局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实的实际成效,在处理每一个案件、撰写每一份文书、接待每一位群众中,展现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。三要扛起“营”的担当,在奋勇争先中实现价值。“营”是阵地,是平台,更是“先锋营”。组织搭建平台,最终是希望大家砥砺奋进、争当先锋。希望大家把“青学营”当作练兵场、赛马场,敢于发表见解,乐于挑战难题,在思想碰撞中拓宽视野,在比学赶超中共同进步,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,让“先锋·青学营”真正成为全院青年干警绽放光彩的舞台。
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