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马上还钱!能不能先解除限高?”汤阴法院执行干警江建新接到被执行人付某焦急的电话,对方主动要求履行赔偿义务。这突如其来的转变,源于他精准打出的一张“限高令”。
人难寻、款难追
2024年5月,魏某驾驶其母亲付某的车辆,与李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,造成车辆损坏、李某受伤的交通事故。经交警部门认定,魏某负主要责任,李某负次要责任。汤阴县人民法院判决魏某、付某连带赔偿李某12.5万元。判决生效后,母子二人拒不履行,案件进入执行程序。
执行干警江建新对案件综合分析后,多次联系被执行人魏某和付某,但电话都被拒接,线下找人也杳无踪迹。申请人李某因后续治疗费用,不断催促执行,江建新不敢有丝毫怠慢,一直在寻找突破口。
限高锁“行”
转机突至!江建新获悉关键线索:魏某、付某已与广东某单位签订劳动合同,正准备购买高铁票前往广东务工。经验丰富的他果断出手,依法对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。
效果立竿见影!当魏某网上购买高铁票时,系统提示购票失败。经向12306服务热线咨询后,得知自己和母亲都已被“限高”。由于用工单位一直在催促限期报到,否则将解除合约,母子二人这才慌了神。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机会,岂能错过?他们立刻筹措资金,凑齐了12.5万元,于是有了开头付某那通急切恳求的电话。
江建新当即联系申请人李某,付某当场将12.5万元支付给李某,案件圆满执结。为避免影响母子务工,江建新也第一时间解除了两人的限高措施。一张精准的“限高令”,让诚信回归,让纸上权益化作了真金白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