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《苦难辉煌》,前言中的一段话深深吸引了我,“近代以来,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,拥有如此众多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、前赴后继、义无反顾、舍生忘死的奋斗者。他们不为官、不为钱,不怕苦、不怕死,只为主义,只为信仰。他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展现了空前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。”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?他们信仰为什么如此之坚韧,金一南教授通过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。
他们是这样一群人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、北大教授李大钊1927年就义时,不到38岁。瞿秋白36岁时从容走向刑场,沿途高唱俄文《国际歌》,高呼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慷慨赴死。杨开慧被捕后,拒绝一切生的选择,牺牲时年仅29岁。邹容18岁写就《革命军》,牺牲时年仅20岁。红军中最年轻的将领寻淮洲,19岁当师长,20岁当军长,21岁任军团长,22岁牺牲。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革命者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,没有一个人醉心名利,经历的人生都是奋斗、牺牲、救亡。他们没有活到胜利的那一天,没有赶上评功,授勋,授衔,没有来得及给自己树碑立传,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。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,带着满身战火硝烟,消失在历史的帷幕后。他们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英雄。
他们有着这样一种信仰。1940年,因叛徒出卖,杨靖宇将军被日军重重围困,弹尽粮绝,英勇就义。一个村民曾劝他投降,杨靖宇沉默片刻,说道:“老乡,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,那还有中国吗?”方志敏在狱中写《可爱的中国》时,手指被冻得发僵,就放在胸口焐热了再写,他对同狱战友写到“我们的信仰,会让中国像我们写的那样可爱。”陈毅在赣南游击战的三年,敌人把山烧光、把村围死,他躲在石洞里,靠野菜和群众偷偷送来的米活命,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他创作出著名的《梅岭三章》“投身革命即为家,血雨腥风应有涯。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。”正如金一南教授在书中写道:“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:播种,但不参加收获。这就是民族脊梁——他们历尽苦难,我们获得辉煌。”
读《苦难辉煌》,我想不仅是回顾历史、回望过去,更是为了思索当下、展望未来。刚刚过去的九三大阅兵,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,让国人的热血为之沸腾,这场大阅兵,既是对无数英魂的深切告慰,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。英烈奋不顾身,慷慨赴死,不是为了一党一私之利,而是为了民族的独立、人民的解放。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不惜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,正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,这是人民的选择,也是历史的必然。彼时浴血,今朝荣光,看完阅兵,身为一个中国人,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我们生在华夏何其有幸!一个伟大的国家,一个伟大的时代,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,铭记历史,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。作为新时代法院干警,我将始终牢记苦难历史,筑牢信仰之基,在岗位上砥砺前行,忠诚履职,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繁华!